-
史记三家注 作者:必学课
最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集解主要汇聚他人的解释;索引解释原文时,除了个人的意见外,也引述他人的解释;正义除了解释原文、说明地理之外,还对一些字加了音注。
-
木兰奇女传 作者:佚名
最新:跋
予幼读《木兰诗》,观其代父从军,可谓孝矣;立功绝,可谓忠矣。后阅《唐书》,言木兰唐女,西陵人,姻弓马,谙韬略,转战沙漠,累大功十二,何其勇也。封武昭将军,凯旋还里。当时筮者谓致必由武姓,谗臣嫁祸式昭,诏征至京。木兰具表陈情,掣剑剜出心,示使者而死。死后,位证雷部忠孝大神,何其烈也。去冬阅《木兰奇女传》,复知其幼而领悟者命也,长而行持者命也。且通部议论极微,极显豁,又无非命之妙谛也。尽人所当尽,亦尽人所难尽。惟其无所不尽,则亦无所不奇。而人奇,行奇,事奇,文奇,读者莫不惊奇叫绝也。此书相传为奎斗马祖所演,卷首有武圣帝序。今序已失,同人集赀付梓。书成,爰叙其缘起如此。
-
蝴蝶媒 作者:南岳道人
最新:第16回 六美共归金马客 众贤同
《蝴蝶媒》一名《鸳鸯梦》、《鸳鸯蝴蝶梦》、《蝴蝶缘》,全书四卷十六回。题“南岳道人编”、“青溪醉客评”,别题“步月主人订”。编者与评、订者生平均不详。
-
玉垒浮云 作者:高阳
最新:第七章
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弹冠之庆不久的安徽省长,暂兼督办军务善后事宜的安福系首脑王揖唐,飘然到了黄州,此来是专访栖栖皇皇、到处碰壁,最后落脚在黄州的吴佩孚。到码头上来接的是吴佩孚的秘书长杨圻,此人字云史,出身常世家,他的父亲叫杨崇伊,是策动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再次训政的要角;岳家更阔,娶的是李鸿章长子李经方的女儿。王揖唐是他岳父的朋友,所以杨云史尊称之为“世伯”。→高作品集
-
增广贤文 作者:佚名
最新:下集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
贾谊新书 作者:贾谊
最新:立后义
《贾谊新书》是贾谊文著汇集,为西汉后期刘向整理编辑而成,最初称《贾子新书》,当时刘向整理过的其他一些书也称某某新书,以别于未经整理过的"旧书"。后来,别的书逐渐去掉了"新书"二字,《新书》就成了贾谊文集的专名。
-
文明小史 作者:李伯元
最新:第六十回 一分礼耸动骨董名家 半
本书没有固定的主人公,而是以动的、不断变换的许多人物的故事做干线,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维新运动期间的特定时代面貌,表现了大变革前夜的中国社会现实。地域背景亦相当广阔:除中国各地外,还有本、美洲;所涉问题广泛:从维新派到守旧,从官宦到百姓,从内政到外诸多人物和事件纷至沓来,集中暴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假维新派的投机把戏。
-
飞龙全传 作者:吴璿
最新:第六十回 绝声色忠谏灭宠 应天人
《飞龙全传》是清朝人吴璿著的一本小说。《飞龙全传》全书共六十回,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这一形象具有强烈的民间文艺的气息,与水浒英雄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
论衡 作者:王充
最新:自纪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
元史 作者:宋濂、王
最新:卷九十七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
买命 作者:高阳
最新:第五节
陶朱公有四个名字,其中最煊赫的一个就是范蠡。他是楚国人,原名范伯,以越国大夫文种的引荐,事越王勾践为臣,奉计然为师——计然本姓辛,字文子,先世为晋国的望族。他是个重视自然环境的经济学家,著有《内经》及《万物录》,都已失传。他的学说的义,在于掌握产销的供求关系,认为年岁丰歉,物产多寡,是有周期的,在不利的客观因素未曾出现之前,要利用现有的有利因素,预谋克服,所以亢旱的时候要造船,而雨水多的年分要造车,以便待时而贾,可获重利。→高作品集
-
六韬《太公兵法》 作者:姜尚
最新:太公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
恩怨江湖 作者:高阳
最新:10、义结同心
同治二年冬天,谁都看得出来,太平军已成强弩之末。东南半壁的军务,在节制五省将帅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主持之下,李鸿章“用沪平吴”,以上海为基地,光复了苏州、无锡,向常州进兵;左宗棠经营浙江,自浙西节节往前推进,已经迫近杭州;曾国藩的胞弟,湘军称之为“九帅”的曾国荃全力进攻金陵,对太平天国的“天京”,已完成了大包围的部署。“天王”洪秀全众叛亲离,困处愁城,除了不时喃喃自语:“铁桶江山,你们不扶。自有人扶”以外,束手无策,自己都不知道毕命于何时?→高作品集
-
子夏易传 作者:卜商
最新:雜卦傳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
续英烈传 作者:佚名
最新:第三十四回 忠心从亡惜身亡 立志
《续英烈传》叙述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导致建文帝出走,燕王篡位。小说以建文帝出家为僧,至正统时又被入大内结束。
-
尔雅 作者:佚名
最新:释畜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
针灸甲乙经 作者:皇甫谧
最新:小儿杂病第十一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
礼记 作者:佚名
最新:丧服四制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作者:佚名
最新:为吏之道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
搜神后记 作者:陶渊明
最新:卷十
《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是《搜神记》的续书。题为东晋陶潜(365-427)撰。所记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伪不可待辩。皆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搜神后记》与《搜神记》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
-
海公大红袍传 作者:佚名
最新:第六十回 臣忠士鲠万古同芳
海公大红袍传讲述了这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审案的故事。内容大多是民间传的故事,即所谓“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不足以将其作为研究海瑞的史料,因为小说中海瑞所审的案件与史料记载无一相同,显见作者是想以海瑞这个明朝当代的清官,赋予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希望政治清明的良好愿望。
-
老残游记续 作者:刘鹗
最新: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残稿)
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间。据刘大绅说,共有14回,今残存9回。1934年在《人间世》半月刊上发表4回,次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6回的单行本。1962年中华书局刘鹗故居 出版的《老残游记资料》收录了后3回。续集前6回,虽然也有对官僚子弟肆意蹂躏妇女恶行的揭,但主要的是通过泰山斗姥尼姑逸云的恋故事及其内心深入细微的思想活动,以及赤龙子的言谈行径,宣传了体真悟道的妙理。后3回则是描写老残游地狱,以寓其惩恶劝善之旨。
-
地藏经 作者:佚名
最新:嘱累人天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
禅真逸史 作者:清溪道人
最新:第40回 禅师坐化证菩提 三主云
《禅真逸史》明代武侠历史小说,又名《残梁外史》、《妙相寺全传》)。全书共八卷四十回。禅真逸史 题“清溪道人编次”,“心心仙侣评订”。据署“瀔水方汝浩清溪道人识”序,知为方汝浩作。汝浩洛人,可能寓居在杭州。而心心仙侣,路工以为是杭州人履先甫。
-
伤寒论 作者:张仲景
最新: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
北齐书 作者:李百药
最新:卷五十
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
练兵实纪 作者:必学课
最新:杂集 卷六 车、步、骑营阵解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练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书前还冠有“凡例”即“分给教习次第”共十五条,记述了将、卒各自应学习的内容、标准,教材发放办法,督促学习的措施等。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
-
施公案 作者:佚名
最新:第五二八回 除奸贼满朝清
小说的中心人物施仕纶,实即康熙年间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扬州、江宁知府、漕运总督等官,著有《南堂集》,《清史稿》有传。小说《序》称“采其实事数十条,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施公之为人,且使为官者知以施公为法也”。但书中许多公案题材和情节,大都出于虚构。
-
太玄经 作者:扬雄
最新:太玄经下
《太玄经》,汉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扬雄撰《太玄》,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为《太元经》。
-
莲子居词话 作者:佚名
最新:仁王寺僧题诗
诗莫盛于唐,唐人不作诗话。词莫盛于宋,宋人不作词话。其有论词者,类皆附见诗话中,不别自为书,惟周草窗浩然斋雅谈末有词话一卷。国朝西河、徐虹亭外,传者亦复寥寥。自李唐迄今,以词名世,不下数百家,而词话独少,非艺林之缺事欤。吾友吴君子律深於词,撰词话四卷,其中有校正词律伪缺之处,有考订词韵分并之处,有评定词家优劣之处,有折衷古今论词异同之处。至於博徵明辨,搜罗散佚,信足为词苑有功之书。间有遗闻轶事,偶记一二,不必尽有关乎词,要其所列皆词人也。此亦温公诗话载梅尧臣一条之例。读既竟,知子律於此事用...
-
诗经 作者:必学课
最新:商颂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的源头叫歌谣。《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亨、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域。诗同乐不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