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雨欲来
甩脫了那只⻩⽑鼠辈,莫问一路向北,数⽇之后來到了⾼句丽境內。來到此处之后莫问又调头回了燕国,原因是⾼句丽族人不通汉话,说的言语他一句也听不懂,无法探问枯木岭位于何处。
自边境询问了牧民,确定了枯木岭的方位,莫问立刻北上寻找,但两⽇之后又调头回返,按照那牧民所说路径,他跑出了一千多里也未曾见过枯木岭。
再度找到牧民,询问之后对方又指了一个大概的方位,这一次连方向都指错了,指的是往东。心中存疑,莫问便多问了几人,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这些人所指的位置各不相同。
到得此时莫问方才醒悟了过來,燕国人信奉的是萨満教,对于道士有着強烈的排斥,加之子嗣兄弟多有死于由道人率领的赵军之手,故此对于道士极为厌恶,这些人见他可以空來空去,知道不是善茬,不敢不说就故意指错。
无奈之下莫问只能封点他们的⽳道进行

供,连续

问数人,终于确定了枯木岭的所在,连夜北上,四更时分寻到了枯木岭,这处

锢是一处五里见方的荒山,山上沒有积雪,自远处很容易辨别,

锢里有不少⼲枯的树木,大部分树木已经倒伏,这里算得上比较柔和的

锢,并沒有尸骨散落在外,在避风的南坡有着十几口由树木抠挖而成的棺木,细数之下共有十四具,而文集上恰好记录了十四个异类的姓名,这就表明这些人來到此处之后都是自葬己⾝,以免暴尸荒野。
这处

锢的气息并未完全阻隔,至少山风可以吹进去,为保万无一失,莫问绕山一圈,⾼声呼喊,确定阿九不在此处方才

⾝南下。
南下之际莫问偏行东南,前去搜寻一处位于海边的

锢。
九州各处的景象和民风各不相同,莫问心急如焚,无心境去观山看景,也无心境去体察民风,中途不时

觉到各种异类,也无心去查探究竟,由于受到了路人的蒙骗,北上枯木岭用去的时间比他想象的要多,必须加紧赶路,不然无法赶在正月十五之前到达淮安与老五会合。
莫问耗时数⽇离开⾼句丽,横穿燕国,回返赵国,到得赵国他对环境就很是

悉了,下一处

锢位于⽩郡境內,当年是由檀木子领军收复的。
他曾经被赵国封为⽩郡王,但他并未受封,出于用人不疑的考虑,他也很少來⽩郡督查檀木子,但他经常得到⽩郡的战报,也有东北三郡的地图,故此很快找到了位于尜州的那处

锢,这处

锢位于海边的山崖下,在⽝牙

错的岩石丛中有一处百丈见方的平坦沙滩,很像圈养牛羊的土圈,扔山石下去,离地丈许就会被弹飞,沙滩上残留了五具被盐⽔浸泡而未曾腐烂的尸首,一条花蛇,两只沒了羽⽑的禽鸟,剩下两只皆是⽪⽑无存的狐狸。
莫问于崖顶做了短暂停留,上清设置了这些险恶的

锢是为了惩罚犯错的异类,而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震慑异类,令它们谨守教规。三清之中只有上清招收异类弟子,这一举动本來就很受争议,倘若异类弟子不守教规,与人类通婚,其后果就是扰

人伦,混

⾎脉,届时人类就有灭族之虞。故此上清对于这一罪过进行严惩也不算错。
但莫问对此仍然

觉不妥,刑罚源于法,法是末流,使用刑罚只能令人害怕,并不能令人悟道。况且囚

至死也有一罪双罚之嫌,仿若犯错,要么囚

,要么大辟,这两者岂能同时施于一人。
片刻过后,海⽔涨

,那几具异类尸首随着海⽔的涌动时起时落,莫问叹气过后转⾝离开。
莫问回到尜州,留下银钱命食铺烘烤⼲粮,离开食铺寻到鞋帽店购买鞋子。
进得店铺,站柜的是一个妇人,莫问冲那妇人说道,“店家,可有我能穿的鞋子?”
那妇人闻言沒有答话,而是直直的看着莫问,莫问有

,侧目打量那妇人,那妇人很是年轻,⾐着简朴,眉心处有颗胎记,面相有几分眼

。
“恩人,你可还记得奴婢?”那妇人自柜台快步而出,含泪抓住了莫问的⾐袖。
莫问闻言侧目再看,此人他的确曾经见过,一时之间却想不起自何处见过。
“建康城外的尼姑庵。”那妇人低声提醒。
“是你呀。”莫问恍然大悟,在晋国担任王府西席时他曾经奉旨与张洞之一起前往囚

宮女的尼姑庵降妖,那时曾经设计救走了一个可怜的宮女,沒想到自此处见到了她。
那年轻的妇人见莫问想起了她,抓着莫问的⾐袖将其拉至店內座椅倒地便拜,“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恩人了,苍天有眼,给了奴婢谢恩的机会。”
“不需如此,不需如此。”莫问抬手搀起了她。
就在此时,自內屋走出了一怀抱婴孩的老年男子,“素娘,你这是作何,此人是谁?”
“这就是我一直念在嘴边的恩人。”妇人转⾝冲那老者说道。
那老者闻言将孩子

予妇人,正⾝弯

。莫问急忙抬手阻止,“人多眼杂,无需多礼。”
“恩人请內屋叙话。”那老者走到门旁左右张望,转⾝请莫问前往內堂。
“自此处说话就好。”莫问摆手谢绝了老者的邀请。
“恩人,这是奴婢的夫君。”那年轻妇人这才想起冲莫问正式介绍。
“老來得子,福之大焉。”莫问点了点头。
“不知恩人自何处到來?”那老者冲妇人摆了摆手,后者走到门旁关门闭户。
“极北之处。”莫问随口回答。
“恩人,数⽇之前有位道人來我店铺,出示了恩人画像,问我们夫妇可曾见过恩人。”老者低声说道。
“哦?他们为何寻我?”莫问疑惑的问道。
“不知其详,那道人只是问我们,恩人可曾前來购买过鞋袜,我们答曰不曾见到,他便去了,⾼來⾼去,行⾊匆忙。”那老者抬手南指,示意那道人去了南方。
“那人多大年纪,是何样貌?”莫问问道。
“当在五十上下,⾝⾼不过五尺,圆脸狮鼻,带了刀剑。”老者说道。
莫问闻言摇了头摇,他并不认得这样一个道人,也不知道此人为什么寻他。但是拿了画像寻人,有些不合礼数。
“你们可记得他所穿道袍是何种样式?”莫问问道。
“未曾留意,不过与恩人所穿长袍好似有些区别。”那获救的宮女在旁说道。
莫问闻言皱眉沉

,与他所穿道袍样式不同就不是上清门人,此人前往鞋帽店打听他的消息,说明此人知道他长时间凌空飞掠鞋子损耗很快。但此人是谁,为什么找他,却无从推测。
“恩人既然來到,就自此处多住几⽇,容我们夫妇略尽地主之谊。”老者在旁说道。
“盛情心领,我有要事在⾝这就要离开,有我所穿的鞋子与我几双。”莫问摆手婉拒了老者的邀请。
那妇人闻言立刻抱了孩子进了內堂,片刻过后拿出了一个包裹呈送莫问,自包裹外可以看出里面是鞋子的轮廓,但莫问接过之后便察觉到重量不对。
“好生过活,安稳度⽇。”莫问自怀中取出那枚树

內丹,反手钉在了背墙上部,“此物可以辟

驱鬼,当保你们宅院清净。”
莫问带着布包出了门,夫

二人出门相送,莫问自布包之中取出一双捆扎的布鞋

予那妇人,“我穿不了这么多。”
话毕,不待那妇人多说便转⾝离去,此时妇人沒什么地位,倘若家中男人发现少了银钱,怕是会怪罪于她。
回到食铺,带了⼲粮,莫问再度上路,夜幕很快降临,莫问照例连夜赶路。
行出了三百余里,莫问忽然发现北方有一道人形在快速起落,由于隔的很远,看不到此人样貌和⾐着,但看其⾝形应该是一个渡过天劫的修行中人在戴月夜行。
回到赵国境內,不再似极北区域那样寒冷,灵气完全可以阻隔寒气。
凌晨时分,莫问再度发现远处有道人在山野之中凌空前行,此次距离较近,不过五十來里,凝神可以看清远处那道人是个年轻的坤道,穿的是⽟清道袍。
莫问看到了这个年轻的道姑,道姑也看到了他。那道姑发现他之后立刻自北面快速向他掠來,莫问眼见对方到來,便暂时止步,停于山顶。
那年轻的道姑⾝法很快,片刻过后便到得近前,落于莫问对面十步外上下打量莫问,与此同时莫问也在打量她,此人年纪在二十六七,⾝穿青⽩道袍,容貌很是清秀,只是面上傲气很重。
“福生无量天尊,敢问道友道号上下?”对视过后,那道姑率先开口。
“贫道上清天枢子,不知道友有何见教?”莫问稽首说道。
那道姑闻言面上陡挂寒霜,快速自怀中取出一张符纸甩手焚化。
三清座下所用符咒大同小异,那⽟清宗的道姑所焚化的符咒中部写有大量道号,不问可知是一张召集同门的定位符咒。
“不知道友是⽟清宗哪一派门下?”莫问疑惑的问道。
“⽟清派赵灵妃。”道姑面无表情的报上了道号。
“赵道长找我可是为了九龙鼎之事?”莫问敏锐的猜到了对方寻他的原因。
“正是。”赵灵妃说话之时一直侧着⾝,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架势。
“贫道已经将偶然捡获的九龙鼎给了贵派绝情子道长。”莫问说道。
赵灵妃闻言挑眉冷哼,沒有接口。
“绝情子道长出了意外?”莫问

据对方神情,出言猜测。
“你何必明知故问…”
m.WuwXs.CC